只会挖坑不会填

【历代君臣观影】英灵殿 壹 千古一帝之论(1)

诸天世界愿力汇集,形成英灵殿,集历代之英灵而逆乾坤,示千载之故事以醒世人…

(ooc 魔改历史 观影+改变 微玄幻 主始皇帝 政吹 微政all 基本无cp 自行避雷哦~


涉及人物:先秦七国及秦汉唐明历代君臣名士(亡魂版)+秦始皇(封禅泰山前)汉武帝(把握实权后)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后)明太祖(称帝后)及其臣僚

——均来自不同世界


 —————————————————————————

  

💡本篇观影内容都是有关始皇帝的,其他请等待后续更新哦(我不坑的话

⚠️本篇部分内容(也许大量)缺乏确凿的历史依据,不要较真哦

  

 —————————————————————————


  众人正屏息凝神,迫不及待想要一探这千古一帝究竟归于何人,光雾幻化成的古怪文字突然升向高处,拉起一片了光幕。

  “诶?那不是朕吗?朕也是千古一帝?”

  “得了吧,没瞧见那么多人都在上面呢,怎么可能大家都是?”

  “看这次序,似乎是从后向前回溯。”


  只见那光幕上变幻出一幅幅人像,平排列开,徐徐流动,各自身旁配以称谓,正是大殿顶层的列位帝王。当轮转到明朝的皇帝时,众人方才明白人像排列的次序。


  “明成祖朱棣…”朱元璋正盯得紧,很快就注意到了自家老四,“儿啊,不会是我想的那样吧,你可长本事了……比人家李世民还过分是吧?”

  (突然被cue的李世民:???)

  “不是啊!我真没有……我确实,把大侄子弄丢了,但也只敢用太宗做庙号,什么成祖…………与我无干啊!想是后辈子孙……”朱棣唯有苦笑,他自然知道老爹想哪儿去了,暗骂儿子坑我,“朱高炽你给解释一下,成祖是什么意思?”

  “父皇,我也不知啊,我那会儿给您定了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来着。”

  “罢了罢了,回头再跟你们计较。”见那光幕依旧不断变换着,朱元璋生怕一会儿错过了什么,只是瞪了瞪自己那一溜的后辈,暂时按下了诸多疑问。

  “孛儿只斤氏铁穆耳、忽必烈……还有方才那一群爱新觉罗……异族人?”嬴政微眯双眼,气势陡然一提,这是他进到此地一来,第一次表现出情绪波动。他此言一出,其他人顿觉不对劲。

  “可恶!我华夏何时叫他们占据了?”刘彻很快意识到个中缘由,切齿怒骂了一句。

  “只怪那宋朝的皇帝不争气,被北方蛮夷逼到偏安一隅……”朱元璋冷声道。

  刘彻:“哼,你们明朝不也是蛮夷所灭。”他可记得清楚,与明朝接着的清朝也是一溜怪异的名字。

  “……”朱元璋一噎,脸色更加阴沉了,好呀这群孝子贤孙……

  朱棣也是面有愠色,却不想在此时触老爹的霉头了。

  “且看下去吧,希望此地能为我们解惑。”刘彻咬牙道,光幕的流转变幻片刻未停,此时他已经看到了自己,武帝,这个谥号他还是满意的,但是为什么后辈里会出来一个光武帝啊?

  “秦二世胡亥???”

  “我大秦二世而亡???”

  随即震惊的是大秦众人,天幕之下,民众也是一片哗然。

  “哈哈哈哈哈哈叫你灭了我们六国,你儿子把秦也灭了!好呀,大快人心!”六国君主狂喜。

  嬴政的脸色沉了下来,早在看到后世帝王之时,他就明白大秦果然未得千秋万代,朝代更迭在所难免,他完全能够理解。只是他怎么也没有料到,大秦竟只传二世,秦二世还是他根本没想要培养的小儿子胡亥!还有,子婴魂在此处,却没有出现在这光幕上,也不知是什么缘故的……他目光锐利,望向嬴子婴后方,被余光误伤到的人俱是心下一凛。

  “还不出来么?胡亥!”

  “父皇……”

  但英灵殿显然不打算让这些对父子祖孙当场算账,当光幕最终幻化出一副完整的华夏历代帝王谱系图,一个醇厚的男声悠悠响起。


【自始皇帝创建帝制,而后两千年的华夏历史涌现出不少明君雄主,历来对于千古一帝也多有争议。有人认为,千古一帝,应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纵览历史仅此一人;也有人觉得,既是两千年帝制,选出两位又何妨。】


  众人这才想起还在光幕最上方悬着的“千古一帝之论”,也只得暂时收拾了心情,静待后文。


【那么,有谁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呢?按照第一种说法,这个唯一无疑是始皇帝嬴政。】

光幕徐徐变幻,显现出嬴政的身影,他身旁多了一行字,曰:“千古一帝”。


  “这么直接的吗?不过始皇帝当得起。”

  许多人满心以为会有什么需要商榷的地方呢,没想到这光幕那么说得那样确凿,对此,他们却也大都难生出异议来。

  当然,那些个自以为有为的,说心里面一点儿都不失落,自是不可能的。

  刘彻和李世民此时都还年轻,正想干出一番功业,看到这里,回顾起自幼听得的始皇帝的故事,心下皆卯足了劲儿。朱元璋却没有这么强烈的胜负欲,他的愿望就是让百姓的日子好过一点,很朴素,却够难实现的了。

  这时的嬴政已经平复了心情,他自信能够对得起这样的盛赞,却并没有飘飘然,只是对眼下所行之策更多了几分坚定。现在这样是不够的,朕还有很多事要做。

  而大秦众人的心情则很是跌宕,方才落到谷底,这会儿忽得高昂了起来。

  “太争气了啊,寡人的好曾孙!回头多教教你儿子就更好了。”看到这里,嬴稷马上就乐观了起来,一扫阴翳。

  “当今陛下是千古一帝!”

  大秦民间自然又是一番惊诧,刚刚还在幸灾乐祸的六国贵族瞬间失笑,而普通民众,尤其是老秦人则是又欢欣鼓舞了起来,人们能够切身体会到,陛下灭了六国以后,他们多是受益的。


【首先,在历史影响力方面,始皇帝可谓一骑绝尘,他完成了太多功在千秋的大事,不论后世帝王如何抹黑曲解,他对华夏的贡献都无法磨灭。】


  “哦?后世帝王抹黑曲解?”秦国先君们护犊子的心被激了起来,大秦的一干臣子也面色不善。

  唐、明两代之人齐齐看向了汉朝皇帝,主要是你们干的好事儿,我们也就是添油加醋一点点。

  刘邦:“那个…各位关注始皇帝功在千秋不好么?”惹不起惹不起,他们秦是举国打包过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这压迫感……

  嬴政本人倒是没太在意,毫无波澜地就打发掉了一些悄悄试探过来的眼神,功过自有明鉴,他也不屑与庸人计较。


【秦,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朝代由始皇帝一手开创,一力支撑,因他的存在而存在,也在他离世后迅速分崩离析。】


  有了前面那些作为铺垫,再听到秦之短命,众人的情绪都已经颇为稳定了。

  “陛下真的很不容易…”叹息的是李斯、王翦、蒙恬等一干身处大秦权力中心的重臣。

  “一人撑起么……”

  “从后世看来,确是如此。”

  汉初那几位对这样的说法接受良好,倒是秦国历代君王有些惊讶了。

  而此刻的嬴政却已思索着,回去总要做些什么,改变这样的结局才是,既已知道这一切,他就断然不会任由大秦在自己儿子的手里走向倾覆的。


【然而秦虽亡,秦之制度却流传千古。始皇帝缔造了第一个统一集权的强大帝国,使得华夏领先世界至少千年。两千多年来,神州大地之外的很多国家始终以“秦”作为华夏的称呼。】


  “哈哈哈哈哈哈!谁再敢说我大秦亡了?瞧瞧,原来在外人眼中,华夏后世可不都是我秦人嘛!”大秦这边又是狂喜。

  刘彻:为何我大汉失去姓名……

  李世民:我大唐也不配么……

  (别急,会轮到你们的)

  “大秦万年!陛下万年!”带着杀伐之气的整齐呼声遥遥传来,那是咸阳城外驻守的秦军自豪的呐喊。

  “神州大地以外还有其他国家?看来我们还是见识浅薄了……”嬴政看到这里,眼中也添了几分光彩,但他马上又注意到了另一个问题——这天下,究竟有多大?


【从分封到郡县,结束三代两千年的奴隶制,这是文明的进步。以法治天下,秦律维护的不仅是这个帝国,更有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其结构之完整、内容之具体、其中的诸多条目,甚至能令两千年后的法治社会惊呼先进。】


  听得后人对秦制秦律的肯定,李斯竟是热泪盈眶,他为此付出了多少心力,恐怕只有陛下清楚。回想起他们多少个日夜的斟酌商讨,事无巨细……都是值得的!想到这里,他感觉自己这把老骨头又充满了干劲。

  方才廷上嚷着要恢复分封的那群儒学博士,此时皆是老脸一红。

  “秦制就是好用呀,我立国之初,也没太多见识,直接依样搬来,可太省心了。”刘邦也是坦然,汉承秦制,没什么可不好意思的。

  然而刘启却忍不住腹诽,那祖父您还不是分封了诸侯,害得我后来料理起来麻烦……

  “父皇是对的……我与老师的坚持,在后人的眼中恐怕很可笑吧……”扶苏喃喃道。先前在咸阳宫内,父皇的一席话就已经让他有所触动,听到“秦之制度却流传千古”,他内心的动摇愈发强烈了。而此处言明,更是直接击溃了他曾经的坚持。他悄悄看向自己的父亲,心中明白那个坚实可靠的身影,是他永远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却不料嬴政也正向他看来,恰好对上了眼神,那眼神收束了帝王的气场威压,一如他年少时所孺慕的那般温柔。

  嬴政早就注意到了自己这个儿子神情中的明晦,已然知晓他的心迹,稍稍有些欣慰。他一直对扶苏寄予厚望,只是终究忙于国事,提点关心得少了。


【始皇帝首次实现了大一统,以包容的姿态同等对待天下之人。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地同域,量同衡,币同形。他将四海归一的信念植入了华夏血脉,奠定了华夏文脉延续、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两千多年来,九州大地无论分裂成何种模样,总是能够再次统一,而这在秦以前或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恐怕是难以想象的。】


  “彩!”秦国先君们不由得鼓掌叫好。

  嬴驷:“好一个‘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地同域,量同衡,币同形’!我们当初只是攻城掠地,却是从未想到这些呀!”

  “论一统之根源,我等确实当敬始皇帝。”刘邦、李渊、朱元璋等几位开国之君对此尤其认同。

  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

  六国之人:谢邀,一统么?确实难以想象……


【而始皇帝的功业还不止于此,统一六国后,他安内攘外,对内收刀兵、铸金人,终止烽烟,对外强势开拓,戍边开疆。令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却匈奴七百余里,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又遣屠睢、任嚣、赵佗南征,据有岭南,设置郡县,施行教化,使岭南地区从此纳入华夏版图。】


  “好啊!”看到这里,第一个喝彩的竟是刘彻,汉初几代人活在匈奴人的阴影里,自幼就心心念念着要打匈奴,这段话直戳他的心坎上去了!他眼中异彩连连,暗自决定一会儿定要找始皇帝和大秦的几位将军讨教一番。

  但刘彻不知道的是,这里提到的蒙恬、屠睢、任嚣、赵佗几人,自己也听得热血沸腾,正满眼期待地望着他们的君王。

  “陛下,我们何时出兵?”将军们就差把请战二字刺在脸上了,遥遥可以感知到,远处的秦军也战意充盈。

  嬴政一时有些无语,这仗岂是说打就打的?前些年秦军横扫六国,所向皆破,那也是好些年的厚积薄发,厉兵秣马,筹措粮草,更新军备…耗费他多少心力,这才说六十万就六十万的。瞧给这些人惯得!但他在面上却不显,士气已经提振起来了,可不兴压抑。

  “朕确有北逐胡骑、南开荒蛮之意,来日便与诸位将军计议,待军务议定、诸事齐备,不日便可发兵。”

  此言一出,大秦那边又是一阵兴奋的骚动,连带着田地上的老农都暗暗发誓要更加卖力耕作了。

  刘邦暗自赞叹,不愧是我政哥……他知道始皇帝不会轻易动兵,这样的一番话听起来仿佛箭在弦上,已蓄势待发,实则颇为灵活,如此士气可用,又不至冒进。嬴驷嬴稷等几位自然也不会不明白其中关节,眼中皆闪过几丝笑影。


【始皇帝在位期间,帝国连接并修缮了战国时期燕赵齐三国修筑的长城,使之成为北方屏障,世代守护华夏子民;修筑直道、驰道,便利了区域交通,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与国道;兴修水利,郑国渠使关中平原沃野千里,灵渠沟通湘漓水系……种种工程福泽万代,也奠定了华夏民族基建狂魔的底色。】


  刘彻这时突然发觉那个和自己一般大的儿子正盯着他,觉得很是怪异,却不得其解。

  “大秦的执行力实在强得可怕,短短三十余年就完成了多少浩大工程,也确实泽及我们这些后来者了。”刘弗陵其实是想吐槽他父皇那修了五十三年的陵墓的,但这里的父皇…还和他差不多年纪呢。

  “基建狂魔……倒是很有意思的说法。”这时李渊突然想起了他的某位表兄弟,略有些感慨,“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啊,这些也算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怎么就罪在当代了啊?”一听这话,大秦的臣子们不乐意了,营房里的徭役刑徒也迷惑。

  “额…难道不是吗?这些种种,要花多少民力啊……”

  “管吃管穿管住,还有农忙假,累是累,好歹有命在,这日子也不算难过。”也不知这英灵殿是如何做到的,竟是连千里外刑徒徭役的意念也能传达。

  听到这些,后世几个朝代的君臣都面露古怪之色,为你们抱不平呢,怎么还不领情……

  不过,这显然又和暴秦的传说大不相同了啊。

  “我们很多人本就是六国降卒,没被坑杀还有吃有穿的,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呀?”

  “就是,若是早个几十年落在秦人手里,那还能有命?”

  这些刑徒本就没有多大的怨气,而由光幕得知他们所做之事功在千秋,更是油然而生出几分信念感,对大秦竟颇有维护之意了。

  “若是当年秦王有这个能力,老夫也不必将敌军尽数歼灭。”一个苍老而饱含肃杀之意的声音陡然响起。既有人提到坑杀,他白起说几句不过分吧?

  “武…武安君?”虽然一直知道这英灵殿下面那层有不少臣属落座,可下面的大都克制惯了,一向没太大动静,白起这一开口,反倒叫人有些惊悚了。嬴稷一面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一面激动又自悔,这才失声喊了一句。但白起却似不打算理会,没有再说话。


【而论个人能力,始皇帝同样不输古今中外任何一位帝王。或许有些不熟悉那段历史的人会认为,始皇帝一统奉六世之余烈方得一统六国,是历史的必然,没有多少难度。而事实上战国诸侯之间的实力差异并不悬殊,邦交征伐,易攻守之势,只在旦夕之间。】


  众人一言我一语的交谈,光幕却并没有停顿,很快又播过了一段。

  这会儿还有人未将上一段揭过,而先秦六国之人却大都一副憋屈的模样。

  “怎么了你们?说诸侯实力不悬殊,我们秦人还没说什么呢。”嬴稷在白起那儿又碰了回钉子,此刻见六国不虞,自然不肯放过。

  只是六国怎么不憋屈呢!他们当然很想大喊“是啊我们也很强的!”可强又如何?还不是被嬴政给灭了……要说六国强,就只能承认秦更强,六国君王颓然。


【秦昭襄王时期,武安君白起歼灭百万,确实放干了六国的血,但连年的征战也大大消耗了秦国的国力,长平之战后,秦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却未能乘胜追击一举灭赵,也失去继续发动战争的能力,在其后与六国的摩擦中不占上风。】


  又闻武安君威名,历代将军不由敬畏,而方才提到坑杀的刑徒们也陡然瑟缩了一下。

  “唉…当时的情形确实如此,长平之战到最后,寡人已是将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尽数调用了……再无余力收容那几十万的降卒,叫武安君背负了杀戮恶名,是寡人之过也。”

  嬴稷正欲为难六国,怎料这光幕突然将话头转至他这儿来了,却也不得不承认其所言不虚。


【秦昭襄王死后,其子孝文王仅在位三日,其孙庄襄王也英年早逝。这让秦国在短短三年内接连送走了三位国君,举国重担就这样压在了一个十三岁孩子的肩上。】


  嬴稷:“不是吧?在位三日?三年?你们俩也太不争气了吧?”

  嬴柱:“父王…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

  (其实不是,前面还有他哥悼太子,直接被熬死了)

  “怎么没有呢……”朱常洛感觉自己受到了冒犯。

  “唉…还真是辛苦政儿了……”嬴子楚对自己这位长子一直有些愧疚,看到这里略有些黯然。


【嬴政自幼替父为质,在赵国艰难度日,受尽追杀凌辱,从黑暗的童年中走出,年少登王座,所要应对的就是这样的局面:外有逐渐恢复元气的六国环伺,恨意滔天;内有宗族、外戚、权臣,政治局面盘根错节,更逢连年干旱时疫。】


  “历来只道始皇帝有先辈创下的基业,但这样情形,实在是不太妙啊……”

  “这是把帝王可能遇到的不利里里外外占尽了啊……”

  “是啊,若换个人,恐怕早早就没了性命……”

  “陛下小时候竟然这么难吗?”

  “太不容易了陛下……”

  许多人悄声议论开了,大秦这边也纷纷心疼起了这位君王。那些个做过质子的、曾受制于外戚权臣的,则是一下子有了代入感。

  “咱小时候苦,那是没饭吃,倒没有人追杀我…”听闻这些,朱元璋也有些感慨,他想起自己年少时的境遇和这些年走过的苦难,对始皇帝的经历不能说是深有体会,却也颇能共情。

  嬴政倒不觉得有什么,只是稍稍流露追忆之色,他并不怕回看过去,因为他知道,他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在如此年纪遇到这般挑战,还囿于祖制不能尽掌军政大权,他却能够以执棋者的身份,将各方势力用作自己手中的棋子,迅速稳住局面。扫除朝中障碍,退去五国联军,稳定国内局势。】


  “彩!”秦国先君们又是眼前一亮,政儿,不愧是你。

  其他人思索了一下自己十三岁的时候在干什么,都不得不感慨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对嬴政愈发钦佩起来。

  “陛下太厉害了!”

  “不愧是始皇帝!小小年纪就知道以天下为棋啊!”

  “陛下真是天才!也没有人教他这么做吧?”

  天才么?或许吧。当初确实没有人教导他这些,有些能力似乎就是与生俱来的。嬴政自幼聪慧而自知,但回想起那些年,更多的还是如履薄冰、苦心极力,断不似这三言两语的轻松写意。

  从最初的最初,伴他一路走来的王翦、蒙恬等人,此刻也有无数回忆涌上心头。

  “我大秦此项祖制,确有不妥之处。”嬴渠梁沉吟道。

  “倒也怪不得祖制,毕竟不是每个少年帝王都有始皇帝的本事……”李世民瞥了一眼东汉那一群娃娃。他其实一直对始皇帝有不少的成见,但来到此地后,他的看法大为改观了,此时更已有些心折。

  

【二十出头,大权在握,他没有热血上涌冒然动兵,而是花了数年时间积蓄力量、壮大秦国,而后仅十年便一举荡平六国,完成了七百余年来都未曾有人成就的统一大业。】


  “可恶……我们怎么说也是有数百年底蕴的大国吧,叫你说灭就灭?”灭六国之事再度被提起,六国之人本该麻木了,但是十年……倒也不必这么快吧?

  “啧啧啧…大国?”闻言,不少后世之人不留情面地笑了。

  说到荡平六国、统一大业,那个声音是多了几分激昂,但刘彻闻之,却突然冷静了,方才讲到匈奴之后,他就有些按捺不住心情了,想着回去便要整顿军马,而听到这里,他已恍然兵事之利,并非全然是战之功。

  “若非陛下布局筹谋,我等在军事上也难有如此之利……”大秦诸将看到这里也多了几分明悟,大秦以军武立国,以军功论爵,当初国内形势稍霁,他们就开始积极请战了。好在陛下一步一步走得扎实,否则怕是难以超越历代先君的成就……

  

【而后,他以一己之力维系并带动了整个帝国,一代人完成了几代人都未必能完成的事业,以当时的生产水平创造出那么多令两千多年后的世界都惊叹的奇迹。这样的统御能力,可谓空前绝后。】


  “令两千多年后的世界都惊叹?”大秦的民众又是震惊,他们真的能做到这种程度吗?

  “始皇帝还真是…一代人做了多少代人的事啊……”

  嬴政倒不欲揽功,毕竟这里的很多事情,此刻的大秦想来都尚未完成。他在心中迅速过了一遍眼下的工程规划,确实不少,也不知道是哪些震惊了后人。自信能够完成光幕所叙之功业,他还是要一步步地把路走好。这样想着,他目光一转,正色道:

  “这自然非朕一人之功。将士用命,众卿竭诚,吏善其职,民精其业,乃有今日之大秦。朕愿协天下之力,与我大秦子民共创此千秋功业,为我大秦博一个更好的前程!”

  “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山呼之声骤然炸响。震得没有实体的英灵殿都好似颤了一颤。

  “还真是…不遗余力。”李世民暗自勾了勾嘴角,低声玩味道。

  “这样的帝王真的很有魅力啊。”刘彻的目光有些炽热。如今他还只能仰望,他在学习,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超越。

  

【心怀天下、开拓进取、意志坚忍、文韬武略、勤务国政、济世安民、任人唯贤、知人善用、用人不疑、善待功臣……始皇帝有着绝对的自信、绝对的掌控力和近乎完美的人格魅力,也具备了一位明君应当拥有的所有品质。千古一帝,当之无愧,无可置疑。】


  那娓娓道来的声音讲述到这里,也显得高亢起来,光幕上的嬴政身旁已浮满了金色的字符,记叙着他的种种功绩与品质。

  大秦众人愈发相信,在这样一位帝王的带领下,他们定能创造出那些令举世皆惊的成就。

  “咦?”扶苏此刻对父皇的崇拜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暗自立誓要紧紧追随复父皇的步伐。他也是二十出头的人年纪,资质本就不俗,听了这些后世评述结合自己的思考,自觉有太多要记录的,只恨随身未携带笔墨简牍,怎料才这么想着,眼前就出现了案几与纸墨。

  这厢的动静自然引得旁人侧目。

  李世民:“扶苏公子的纸笔从何而来?”

  扶苏:“此物名纸?”

  “正是,我们后世以此代替简牍,会方便许多。”

  “还真是好东西!”东汉元帝以前的众人都不由得赞叹。

  扶苏:“我也不知,只是想着要记录这光幕所示的一些关节与问题,回去也好向父皇请教,正愁没有笔墨,这些东西忽地就出现了。”

  “那就好好记。”嬴政深深地看了这个长子一眼。

  “是,父皇。”扶苏敏锐地捕捉到了父亲眼底的一丝欣慰,有些振奋地应道。

  “那朕也要。”刘彻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却见大秦的几位卿相都在提笔狂书,而李世民身前也已备齐了笔墨。

  “喏,你来记录。”朱元璋也信念一动要来了纸笔,递给了朱棣。

  “啊?爹,我都死了啊,记了也没用吧……”

  “你小子死了,你爹我还活着呢!”

  …还能这样?果然我们还是太年轻?刘彻和李世民一愣,转头看了看陌生的儿子。

  “父…父皇……还是我来吧。”李治倒是颇为自觉,李世民满意点头。

  然而另一边,刘弗陵无动于衷。刘彻略有些尴尬,却也只好扭过头,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朕这个儿子怎么好像不太待见朕的样子?难道朕对他做了什么吗?

  你杀了他妈。李世民注意到这边,有点想告诉刘彻。不过…为了父慈子孝,还是算了吧。


  众人犹在交谈之时,光幕上的图文骤然一变,随之响起的是一个成熟庄重的女声。


【那么,若按第二种说法,千年举一人,除了始皇帝,还有哪位帝王堪称千古一帝呢?】


……


tbc


 —————————————————————————

  

彩蛋是看评论区~(maybe论坛?)

  第一弹:

  【陛下还缺点什么?世界地图?】

  【过劳易猝死啊陛下】

  (4000字左右)

  

 —————————————————————————

  

观影体写起来真是越写越多…本来以为不会太长的,结果…怎么就看不完呢,一不小心就八九千字了😂

这篇的观影内容其实很快就码出来了,但是修修改改弄了好久总是不满意……🧎‍♀️

原本想争做合格政吹好好吹上一番的。回头一看,我吹了什么?哦,我把他做过的事情说了一遍……对嘛!吹什么吹人家根本就不需要吹!🤣

我认知中的陛下应该是一位极具人格魅力的君主,冷静睿智而有煽动力,判断果决且执行力强,赤诚之心与强烈的目的性兼具,所以他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都不会是平白无故的,但是天资使然水到渠成,又不同于刻意经营。比如逐客卿一事给我的感觉就是和李斯打了个配合,消弭了宗族怨气,顺便镇了一下那些有异心的。但是这样的陛下怎么写啊啊啊啊我写不出来😿

(如果你觉得我说得不对,那就当我认知障碍吧🙇🏻‍♀️

还有就是一直都觉得其实老朱家的人都挺可爱也挺可怕的所以总想给他们加戏(逃

  

  

  

  

评论(138)

热度(3734)

  1. 共266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